《死亡擱淺》精準捕捉了《末路浩劫》的精髓:孤獨感

發佈日期

外媒thegamer發表文章,認為《死亡擱淺》成功捕捉到了《末路浩劫》的孤獨感。

《末路浩劫》是一個獨特的後世界末日故事,這是一個空曠的世界,幾乎沒有生命,留下來的只有少數的倖存者。他們堅持著不值得堅持的生存,不可能種植新的食物,也沒有動物可供養殖。倖存者只能在日益減少的腐爛殘渣中慢慢消亡,這很淒涼,但更多的是令人壓抑的孤獨。

遊民星空

《最後生還者》的靈感直接來自於《末路浩劫,幾乎完美的利用了反烏託邦背景。但遊戲中的感染者減少了這種孤獨感,玩家並非在一個空曠、光禿禿的世界中徘徊,因為他仍然充滿了動物和“人”,只不過這些“人”不那麼像人。相比之下,最接近《末路浩劫》的電子遊戲是《死亡擱淺》。

在《死亡擱淺》遊戲的大部分時間中,我們都是在長途跋涉,文明被吞噬冰川,或者被作為紀念碑一樣留下了各種痕跡。而主人公山姆在旅行中完全是孤獨的,任何的生命跡象都像是一種威脅。就和《末路浩劫》一般——孤獨是一種美麗的喘息,不需要殭屍、怪物、外星人,人類已經足夠可怕了。

遊民星空

當然,《死亡擱淺》中的確有怪物,但是他們更像是被賦予生命的元素而並非傳統的世界末日生物。從遊戲的一開始就很明顯,雨水提醒著他們,就像是一張錯綜複雜的網。這些怪物能夠感受到每一縷雨水,當它們顯現出來時,它們是散落在牆壁上的黑色腳印。時間雨並非是有形的威脅,而虛影和地球本身被賦予了聲音並體現出了死亡的概念。這和《末路浩劫》中的最大反派“自然”很相似。

除了自然之外,是其他人類讓這些故事更加不安,在大多數情況下,路途會遭遇土匪,我們在《死亡擱淺》和《末路浩劫》中都看到了這一點。《末路浩劫》的主角總是躲避著其他人,因為人類總是意味著麻煩,尤其是吃飽喝足的。在一個沒有動物可以養殖、農作物無法種植的世界,最後的資源是人肉,所以那些骨頭上有肉的人自然會受到懷疑。

遊民星空

然而,《死亡擱淺》中我們的確遇到了好人,這是文明的最後堡壘,一個樂觀的組織,在一個暗淡的世界中提供一線希望。這就是《死亡擱淺》如此接近《末路浩劫》的原因,雖然《末路浩劫》傳遞了一個絕望和不可信的資訊“生存是徒勞的”,但是他以高調結束,主人公父子中的父親去世了,但兒子遇到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將他帶到了安全的地方。這一結局模稜兩可,留下了幸福結局的可能。

《死亡擱淺》也有著類似的主題,並非屈服於苦難,即使世界是空的,他們也能找到幫助。

本文由遊民星空製作釋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死亡擱淺專區

相關攻略文章

最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