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發佈日期

如果要列一個“粉絲最能整活遊戲排行榜”的話,我想“逆轉”系列若稱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前段時間,卡普空在任天堂直面會上公佈了《逆轉檢事1&2 御劍精選集》即將登陸全平臺的訊息。作為“逆轉裁判”的系列衍生作,“逆轉檢事”在保留了“逆轉裁判”系列“調查、取證、分析”等推理玩法的同時,把玩家視角從第一人稱改為了第三人稱,主角御劍憐侍等人的一舉一動都能被人看在眼裡。

而在得知這個訊息的第一時間,善於整活的“逆轉裁判”粉絲們,就把御劍憐侍在“逆轉檢事”裡的各種動作,P進了寵物狗敏捷賽的比賽錄影裡,給網際網路帶來了一場小小的“逆轉”震撼。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如果你是個不怎麼熟悉“逆轉裁判”系列的人,這個影片想必會讓你對這個遊戲系列之“癲”,留下一番深刻的印象。而如果之前就對“逆轉裁判”系列的粉絲整活有所耳聞的話,你則會發現那句“‘逆轉裁判’系列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流行梗”其實並不是很貼切——原來,它不僅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流行梗,而且沒梗了還會自己造梗。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卡普空官方也幹了(圖源來自手遊《魔物獵人: EXPLORE》和“逆轉裁判”的聯動)

作為一個首作誕生於二十多年以前的“老古董”,“逆轉裁判”在今天還能保持這麼強大的生命力和社群活躍度,確實是很罕見的一件事。

但這份“罕見”,又的確有跡可循——“逆轉裁判”本身就是很有梗的一個遊戲。也正因如此,它和網際網路上出現的流行模因配合起來,才會產生“1+1>2”的效果。

誕生於2001年的《逆轉裁判》初代,儘管首發平臺是隻有2.9英寸螢幕的GBA,卻依然靠著惟妙惟肖的畫素藝術,讓每個玩家對其中的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從提交錯誤證據後尷尬流汗的主角律師成步堂龍一,到經常露出傲慢表情嘲諷成步堂,被打臉之後卻一瞬“川劇變臉”破防的檢察官御劍憐侍,再到偶爾打打瞌睡,讓人很懷疑其專業能力的白鬍子老法官……如果你對《逆轉裁判》有所瞭解,那麼只要提起這部作品,這些神態魔性的人物形象就會在你的腦海裡閃現過去。

換句話來說,《逆轉裁判》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表情包。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由於採用了文字冒險類遊戲裡別無二家的“法庭對戰”題材,《逆轉裁判》的劇情內容也一直是玩家社群津津樂道的話題。《逆轉裁判》的製作人巧舟是個推理小說迷,在《逆轉裁判》剛剛立項的時候,巧舟就打算把他在推理小說上的才能帶到遊戲裡去。

考慮到遊戲和小說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為了讓《逆轉裁判》具備更高的可玩性,巧舟和團隊最終選定了“法庭”這個每天都上演著唇槍舌劍交鋒戲碼的場所。在遊戲中,玩家需要仔細地審視掌握的每一個證物和證人的每一句證詞,用邏輯推理找出對方的漏洞,最終實現判決結果的“逆轉”。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當然,“逆轉裁判”系列能成為無情的梗圖製造機器,也和這一段遊戲流程脫不了干係。與現實生活中嚴肅的法庭辯論不同的是,為了讓“逆轉”的過程更具趣味性和戲劇性,巧舟在遊戲環節中加入了很多幽默元素。於是,律師和檢察官互相拍桌子,大喊“異議”來表達對對方言辭的不滿的橋段,貫穿了法庭辯論環節的始終。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由於這個過程的魔性程度,絲毫不亞於遊戲角色的各種“顏藝”表情,而且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互喊“異議”也就成了在各種表情包之後的進階版“逆轉裁判”梗玩法。

比如說,網際網路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各種爭議和對線,就完全可以套進逆轉裁判的法庭辯論模板裡去。在國外,就曾經有“逆轉裁判”系列的粉絲開發了一個針對Reiddit論壇的瀏覽器外掛“Ace attorney reddit bot”。在啟用之後,它將會抓取討論帖裡點贊數最多、回應最為頻繁的串,並把裡面的內容帶進“逆轉裁判”系列的遊戲畫面裡去,讓使用者能夠DIY一段自己親身經歷的“逆轉裁判”。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而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生成內容不夠自由,也可以試試“反對。哈哈”(objection.lol)網站提供的“逆轉裁判”對話編輯器。在這個網站裡面,從遊戲中出現的角色,到各個表情、姿勢、對話文字、BGM,甚至辯論過程中出現的停頓、閃光、震動等特效,都可以進行編輯。最終編輯完成後,還能匯出MP4格式的影片,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與此同時,“逆轉裁判”系列的各類整活,在國內也同樣是遍地開花。你可以看到B站的科技區UP主開發了一款特殊的“全自動‘異議’觸發器”手機APP,只要把手機放在桌子上,它就能自動識別周圍人的拍桌子和揮手動作,然後播放“逆轉裁判”系列裡最經典的那句語音:“一斤鴨梨(異議あり)!”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圖源:B站UP主@周小瑜SAMA

類似的二創在B站還有很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前陣子東北某地鄉法院關於“小牛接生失敗誰該負責”的一個民事糾紛。由於其中的反轉內容過多,它很快就被“逆轉裁判”系列的粉絲盯上,做成了“《逆轉裁判》DLC之東北法庭”。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圖源:B站UP主:Mr_白兔

由於B站上的“逆轉裁判”二創整活影片越來越多,它們還獲得了一個統一的分類——“小病區”特有影片。

這個“小病”的“小”字是相比較而言的。畢竟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在《鬼泣5》關卡m19裡打上各種MOD而成的“大病區”。近兩年開始火起來的“逆轉裁判”二創梗影片,便作為後輩認領了“小病區”的名號。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雖然叫“小病區”,但“逆轉裁判”二創區的整活規模可是一點都不小。從各種表情包,到簡單的P圖影片,再到遊戲原創MOD,如果你的B站賬號之前已經在“小病區”刷過一些影片——也就是“養好了號”,首頁推送就會每天為你帶來新的眼前一亮(眼前一黑)“逆轉裁判”整活,想不看都很難。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圖源:B站UP主@洛斯里克大橘

看著“逆轉裁判”系列在今天的大火,你其實很難想到,在2016年的《逆轉裁判6》之後,它就已經8年沒有出過正傳系列的續作了。“逆轉裁判”系列在今天能保持相當規模的粉絲群體,也純粹是因為系列老作品的高質量,在玩家之間有口皆碑。

“小病區”的活躍,儘管也有流行風潮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體現了“逆轉裁判”玩家對這款遊戲的熱愛。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圖源:B站UP主@麵包車上吃麵包

當然,“‘小病區’越來越火”這件事情本身也無法避免一些負面因素。隨著玩家整活二創的增多和新興的一些“同人”文化要素的加入,“逆轉裁判”系列原本的討論環境與粉絲生態,勢必會受到一些影響。在新舊觀念的衝突之下,“逆轉裁判”系列的社群環境是否還能保持和諧,是每個粉絲在整活之餘需要去考慮的一件事。

繼《鬼泣》“大病區”後,《逆轉裁判》也有了自己的“小病區”

不過,我們或許也應該給“逆轉裁判”多點信心——從2001年的《逆轉裁判》初代到現在,卡普空就對這個經典遊戲進行過多次“炒冷飯”意味濃厚的移植和重置,每一次“炒冷飯”帶來的系列新粉絲所處的時代與文化環境也不盡相同。但最後,他們還是在“逆轉裁判”作為遊戲本身強大的遊戲性核心之下得到了統一,並形成了今天統一的“逆轉裁判”粉絲形象。

並且從大方向上來說,“逆轉裁判”系列的粉絲群體越來越壯大,對系列的發展也絕對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從今年1月份發售的《逆轉裁判456 王泥喜精選集》,到9月份即將發售的《逆轉檢事1&2 御劍精選集》,可以看到在今年卡普空對這個系列比之前似乎上心了不少。能發生這樣的變化,當然與相關粉絲群體的增長脫不了關係。

說不定,在“小病區”的助力之下,我們距離《逆轉裁判7》也不遠了。

相關攻略文章

最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