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星穹鐵道》向著“十億人沉浸的虛擬世界”啟航

發佈日期

未上線已破登頂紀錄,探索AI工具輔助研發

       4月26日,米哈遊新作《崩壞:星穹鐵道》即將全球正式公測。作為2023年最受期待的國產遊戲之一,《星穹鐵道》幾乎營造出了“四月限行”的大場面。目前,《星穹鐵道》全網預約數已突破3000萬(含境外),4月23日開放預下載當日,便接連登上美國、日本、韓國等超過113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免費榜榜首,超過此前《PUBG Mobile》首發105個國家和地區的登頂記錄。

遊俠網1

       在“多平臺開放世界遊戲”炙手可熱的當下,《星穹鐵道》卻選擇了看似傳統的回合制RPG,並將這一古典品類加以“現代工業化”,玩家和業界都對其成果表示了相當程度的好奇。近日,日本著名遊戲媒體電ファミニコゲーマー,組織了一場《星穹鐵道》製作人大衛與由日本Falcom社長近藤季洋(《軌跡》、《伊蘇》系列)、Atlus製作人橋野桂(《女神異聞錄5》製作人)的對談活動。而《星穹鐵道》的製作人大衛,也在對談中首次公開披露了大量《崩壞:星穹鐵道》從立項、預研到正式上線的背景和細節。

遊俠網2

2019年立項:“回合制RPG還擁有無盡可能”
“只要產品品質過硬,玩家自然會給面子”

       製作人大衛表示,《崩壞星穹鐵道》最早於2019年立項,目標是“為《崩壞》系列探索新方向”。在立項之初,團隊就確定了“相對輕度且偏運營向的遊戲品類”,將《崩壞:星穹鐵道》打造成了回合制策略RPG。

       儘管米哈遊在動作遊戲製作上有多年積累,但也有部分玩家表示動作遊戲“較難上手”、“操作要求較高”,這種玩法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使用者。回合制策略遊戲的樂趣則來源於精細的規劃、思考並戰勝敵人的快感,不只易於上手,也具備豐富自由的打法思路。

       Falcom近藤社長提到,外界對於回合制RPG一直有諸如“太復古了”、“落伍了”之類的看法。但大衛認為,每一種型別的遊戲都有屬於自己的受眾。根據米哈遊的玩家問卷調查結果,無論是PC、手機還是家用機平臺,“喜歡回合制RPG的人”都相當之多。從《崩壞:星穹鐵道》封測問卷調查結果來看, 95%的玩家給與的反饋是“只要遊戲本身好玩、畫面夠好,就有繼續玩下去的動力”。

       大衛表示,米哈遊一直堅持“只要產品品質過硬,玩家自然會給面子”的理念。為了擴充米哈遊的玩家人群,讓不擅長動作遊戲的人也能來嘗試米哈遊的產品,《崩壞:星穹鐵道》基本確立了回合制玩法。

       《崩壞:星穹鐵道》的另一個立項理念,是打造出“可以玩的動畫番劇”。米哈遊旗下產品目前基本上是每隔一個半月進行一次大的版本更新,推出新的玩法和劇情。回合制戰鬥不要求玩家進行復雜操作,門檻較低,也能在劇情演出上做出電影、動畫般的沉浸感。團隊希望,即便沒有遊戲經驗、更喜歡動畫和電影的使用者,也能夠有意願嘗試《崩壞:星穹鐵道》。 

遊俠網1

       大衛和米哈遊對回合制RPG的信心也感染了作為日本老牌RPG廠商Falcom的近藤社長,他表示透過《崩壞:星穹鐵道》的PV感受到了“回合制RPG還擁有無盡可能”,日本Falcom也不會放棄一脈相承的指令型戰鬥系統,並不斷融合全新要素,繼續打造RPG作品。

當“科幻公路片”遇上“絲綢朋克”
“這樣的世界只會誕生於中國研發的遊戲作品中”

       作為《崩壞》系列的最新作,《崩壞:星穹鐵道》的遊戲世界來到了廣闊的宇宙中。

       雖然《崩壞3》的故事發生在地球,但劇情中不止一次出現“宇宙”的背景鋪墊。在研發《崩壞:星穹鐵道》時,團隊決定將“宇宙”概念進一步擴充,這就是星穹鐵道世界觀架構的原點。

       “搭乘列車踏上旅途,漫遊宇宙中的各大行星”是遊戲的主題。玩家會和年齡相仿的夥伴們集結在一起,往來於社會結構、科技水平、文化體系、歷史背景迥然不同的星球之間,在高差異化的世界觀中描繪角色的變化與成長,讓《星穹鐵道》帶有不少“公路片”的味道。

       而在所有已曝光的世界中,被外媒稱作“絲綢朋克"主題世界觀的地圖“仙舟羅浮”,引起了最多的關注和好奇。科幻世界觀與中國傳統文化碰撞出獨特的氣質,女神異聞錄5的製作人橋野桂先生也不禁感嘆:“這樣的世界只會誕生於中國研發的RPG中”。

遊俠網2

       “絲綢朋克”一詞出自科幻作家、《三體》英文版譯者劉宇昆,是他在小說《蒲公英王朝》中用於描述世界觀的用語。正如基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工業特徵創作的科幻作品被稱為“蒸汽朋克”, 基於古代東亞科技特徵創作的科幻作品被稱作“絲綢朋克”。

       實際上,“仙舟羅浮”的基礎概念來自「秦皇遣徐福求仙藥」的古老神話。

       傳說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派遣多艘船隻出海,尋求長生不老仙丹。這種漂泊的氣質和對未知探索的決心,與《崩壞: 星穹鐵道》中主角團隊在星空中航行的景象不謀而合,研發團隊很早就確定了以此為出發點構建一個東方幻想的世界:所有的人居住於仙島般的巨船上,在太空中飄向遠方。

       將傳統文化融入遊戲世界,這正是《崩壞:星穹鐵道》世界的獨特魅力。

500人團隊4年打造,探索AI工具輔助研發
日本公司“學不來”的研發方式

       為了創造出能讓玩家真正沉浸的幻想世界,米哈遊在《星穹鐵道》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心血。

       從2019年立項算起,遊戲已經開發了四年時間,開發團隊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充中達到了500人。大衛表示,遊戲中出現的每一顆星球,其文案、美術設定從開始到完成都需要花費足足一年的時間。外媒將《星穹鐵道》的研發過程評價為“壓倒性的慢工細活”,Falcom社長近藤季洋也在對談中表示“我們Falcom可能學不來”。

       除了對內容品質的精雕細刻,米哈遊同時也致力於“遊戲的產業化與工業化”,不斷提升遊戲研發的“生產力”和“品質”。製作人大衛透露,米哈遊和《星穹鐵道》團隊已經開始探索AI工具輔助遊戲研發。

       例如,為了讓遊戲的沉浸感更強,團隊在NPC的行為模式中加入了AI技術,使得一直以來行動較為模式化的NPC行為更加自然,從而給玩家帶來一種“我真的進入到了《崩壞:星穹鐵道》的世界當中”的真實感。

       另外,一直以來角色的3D建模都是美術“手製”,如果配合AI工具,就能對更加細節的部分進行微調,提升建模的美術效果。此外,在《星穹鐵道》中,創造一個角色光文字就需要一個月之久,然而即便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打造的劇情和臺詞,玩家還是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化掉。而在未來,也許透過AI工具就能呈現出“無論對話幾次也不會有重複臺詞的NPC”,讓玩家更真切的感受遊戲角色鮮活的生命力。

遊俠網3

面向“十億人沉浸的虛擬世界”,列車啟航

       在《星穹鐵道》製作人大衛眼中,透過遊戲“提供一切所需”的虛擬世界是今後娛樂產品的發展方向之一。也正因為如此,他相信總有一天,遊戲能將電影、動畫和小說中所展現的宏大虛擬世界變為現實。事實上,在米哈遊官網上,團隊寫下的公司願景,正是“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億人願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

       無論是挑戰米哈遊過去從未涉足的玩法型別、還是對RPG沉浸感的探索、對AI技術提高生產力的嘗試,都是為幫助米哈遊實現“十億人沉浸的虛擬世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崩壞:星穹鐵道》在這條通往未來的道路上邁出了有力的步伐。

遊俠網4

0

相關攻略文章

最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