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死亡擱淺》打3.5分是一種什麼心態

發佈日期

還有兩天,就能玩到決定小島秀夫“神壇”命運的《死亡擱淺》了。而在這個微妙時期,早放出的媒體評分所引起的爭論依然在發酵,除了今日的Fami通40分滿分,還有IGN與GameSpot天差地別的6.8分與9分之外,MC評分網站唯一的紅色:Stevivor這家媒體所打出的3.5分也是一個有趣的案例。

給《死亡擱淺》打3.5分是一種什麼心態

從2016年起,MC就開始收錄Stevivor的遊戲評分,到目前為止收錄的數量已經有342個,在一眾收錄媒體中算是個新人(IGN本部為1.4萬,GameSpot為1.1萬)。

大體上看,Stevivor的這342個遊戲評分與遊戲的MC均分都比較接近,沒有哪一個非常出格,但唯獨這次的《死亡擱淺》除外。

給《死亡擱淺》打3.5分是一種什麼心態

之所以關注到Stevivor,是因為其簡評裡有一句話被國內的媒體和玩家們廣為傳播:“死亡擱淺是一種無可挽回的垃圾,它應該給那些授權開發者創造‘藝術’的出版商一個警告”。

這句話出現在整個評測的開頭總結部分,而其上文解釋道,小島工作室的目標是製作一個強故事型別的遊戲,然而當意識到需要實際的遊戲玩法時已經晚了,另評測人員可悲的是,這些拼湊在一起的東西讓他沮喪得難以置信,也無法找到任何潛在的樂趣。

這句話所體現的情緒貫穿了整個正文部分,不過Stevivor這名評測人員的確花了45個小時完成了遊戲,而且用了大篇幅文字闡述了對遊戲玩法機制的各種失望和調侃。在文章的最後,他甚至提議小島秀夫從遊戲行業轉到電影行業去,因為這才像是小島想要做的事,但想要達到大衛林奇或者山姆雷克兩位導演的高度,小島還差得遠。

大衛林奇:代表作《內陸帝國》、《雙峰》、《穆赫蘭道》、《象人》

山姆雷克:代表作《馬克思·佩恩》、《亮瀑鎮》、《量子破碎 第一季》

其中Stevivor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可以聯絡到今日(11月6日)剛剛公佈的Fami通評分,在40分滿分的驚豔成績下,Fami通也指出了《死亡擱淺》側重於資訊傳遞,而輕娛樂性的特點,但和其它給高分的媒體一樣,這成為了遊戲受到褒獎的一大特色,而低分媒體的態度則截然相反。

給《死亡擱淺》打3.5分是一種什麼心態


拋開《死亡擱淺》,Stevivor曾在2015年給《合金裝備5》打出了9分的高分,並且在小島秀夫出走科樂美之前,發表了長篇討論文章《科樂美,你休想讓我們保持沉默!》。

無論怎麼看,這家媒體都不是那種善於譁眾取寵,故意奪人眼球的做派。所以,這次的3.5分反而讓人擔心了起來,因為Stevivor的這種失望情緒,彷彿能看到未來一波玩家給《死亡擱淺》打分的樣子。

《死亡擱淺》到底夠不夠優秀?試圖撥開輿論下的“迷霧”真得很難,但還好,“撥雲見日”的時刻即將到來。

給《死亡擱淺》打3.5分是一種什麼心態


相關攻略文章

最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