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破敵傳奇不列顛的王座》愛丁頓戰役歷史背景介紹

發佈日期

  《全軍破敵傳奇不列顛的王座》的背景是根據愛丁頓戰役而進行的,那各位玩家對這場經典的戰役有哪些瞭解呢?下面為大家帶來一篇《全軍破敵傳奇不列顛的王座》愛丁頓戰役歷史背景介紹,一起來看一看吧。

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

  在公元878年5月6日至5月12日的愛丁頓戰役中,一支韋塞克斯王國的、由阿爾弗烈德大帝領導的盎格魯-撒克遜軍隊擊敗了由古斯魯姆領導的“維京雄師”。原始文獻將這場戰役的發生地點定為"Ethandun"或"Ethandune",後來學界一致認為這個地點就是今天威爾特郡的愛丁頓。而Ethandun戰役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下來。

  這場戰役的結果導致了同年韋德摩爾條約的簽訂。

  人們認為維京人針對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的首次掠襲發生在公元786年到802年,地點是韋塞克斯王國的波特蘭,三艘北歐船隻抵達那裡,隨後維京人殺掉了貝奧赫特里克國王手下的總管。而在英格蘭另一邊的諾森布里亞王國的林第斯法恩聖地,則在公元793年遭到掠襲。而在林第斯法恩遭劫之後,維京人針對沿海的掠襲就開始變得零散,一直到公元9世紀30年代,這種掠襲開始變得更加持久、頻繁。在公元835年,“異教徒”蹂躪了謝佩。公元836年,韋塞克斯的愛格伯特國王在卡漢普頓與一支規模為35艘船的維京軍隊交戰,而在公元838年他又在康沃爾的欣斯頓山與維京人和康沃爾人的聯軍交戰。

  掠襲一直在持續,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在公元865/866年,這種掠襲升級為撒克遜人所稱的“異教徒大軍”(維京雄師)的入侵。編年史並沒有記載這支大軍的規模,但現代學者估計它的規模在500~1000人之間。據說這支大軍的領導人是無骨者伊瓦爾、安巴以及哈夫丹-拉格納森三兄弟。這支軍隊和以前的維京武裝力量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意圖。這支軍隊的來臨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是征服與定居的階段”。到公元870年,北歐人已經征服了德伊拉的諸王國以及東盎格利亞王國,到公元871年他們進犯韋塞克斯。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對那一年9次戰役的記載,西撒克遜人只贏得了一場勝利;但也在這一年,埃塞爾瑞德國王在默頓戰役後亡故,阿爾弗烈德繼承了他的王位。

  麥西亞王國在公元874年滅亡,而維京雄師的凝聚力也到頭了。哈夫丹回到德伊拉並與皮克特人和斯特拉斯克萊德的威爾士人作戰,以保衛他在北方的王國。他的軍隊定居在那裡,史書記載在公元876年,“(丹麥人)從事耕作,以此謀生”,從那以後,哈夫丹就在史書中銷聲匿跡了。而古斯魯姆,以及其它兩位不知名的國王“前往東盎格利亞的劍橋”。從公元875年開始,他對韋塞克斯發動了幾次襲擊,並於最後一次襲擊中,在他位於切本哈姆的冬季營地幾乎抓到阿爾弗烈德。到公元878年,丹麥人佔據了英格蘭的東部和東北部,而他們雖然在阿什當戰役戰敗,遭到暫時性的阻滯,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們繼續前進。在愛丁頓戰役之前的整個冬天,阿爾弗烈德大地都是在阿塞爾內的索莫塞特沼澤中度過的,當地的自然環境予以他些許保護。在公元878年的春天,他召集西撒克遜軍隊進軍愛丁頓,在那裡,他和古斯魯姆領導的丹麥軍隊展開了一場戰鬥。

  古斯魯姆和他的人馬採用丹麥人的一貫策略:先佔領敵方的堡壘或城鎮,然後等待對方求和,接受和平協議——對方要交給自己一筆錢,換取丹麥人即刻離開王國的承諾。阿爾弗烈德將軍隊隱藏起來,努力地避免更多的損失。

  公元875年古斯魯姆的軍隊“對西撒克遜人不宣而戰,奪下了韋勒姆”,然後他們和阿爾弗烈德談判,阿爾弗烈德付給他們一筆錢,他們便交給他人質並立下誓言。然後丹麥人甚至深入阿爾弗烈德的王國——溜到埃克塞特,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在公元877年秋天,他們在那裡和阿爾弗烈德達成了“牢固的和平”,而根據條款,丹麥人要離開王國,可是丹麥人不僅沒有離開,反而在格洛斯特度過了公元877年(格里高利曆)。阿爾弗烈德在距離格洛斯特30裡外的切本哈姆度過了聖誕節。而丹麥人“在主顯節後的仲冬期”襲擊了切本哈姆,可能是公元878年1月6號到1月7號的某天晚上。丹麥人佔領了切本哈姆(差點就抓住了阿爾弗烈德),並迫使阿爾弗烈德“帶著一小支軍隊”撤退到荒地,而阿爾弗烈德大帝烤糊蛋糕的故事也發生在這段時期。

  在戰前的這段時期內,阿爾弗烈德似乎是在整個王國內毫無意義地追逐丹麥人,而丹麥人則我行我素。《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企圖給人表現一種阿爾弗烈德居於主動態勢的印象,這就是“一部平淡乏味的編年史,簡潔地記述了丹麥來客的行動,而與此同時不誠實地竭力給人傳達阿爾弗烈德牢牢控制局勢的印象”,儘管它失敗了。即使阿爾弗烈德追上了丹麥軍隊,他恐怕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事實是他的軍隊防不住已經加強防禦的切本哈姆,而且它“在圍攻戰中,至今還處在未受訓練的階段”,這就給它能否在沒有防禦工事輔助的情況下,在野戰中擊敗丹麥人投下巨大的疑問。對於公元875年到877年底丹麥人的威脅,阿爾弗烈德束手無策,只能是屢次地賠款打發這些侵略者。

  在主顯節襲擊之後,這種劣勢更為明顯。阿爾弗烈德根本不可能憑藉自己帶著的這波小戰團——切本哈姆軍隊的一小部分——來從丹麥人手中收復失去的城鎮,而後者已經在先前的一系列戰鬥中(例如公元871年的雷丁戰役)證明瞭自己的防禦戰能力。所以,他率軍撤到南邊,重整旗鼓,招兵買馬,以準備另一場戰鬥,最後他擊敗了古斯魯姆及其部隊。

  在切本哈姆浩劫之後,阿爾弗烈德首次在史書上露面的時間是在復活節前後,那時他在阿塞爾內修建了一個堡壘。而在復活節之後的第七週,或者說5月4號——5月7號之間,阿爾弗烈德在艾格博特斯坦(愛格伯特之石)進行徵兵,附近地區(索莫塞特、威爾特郡以及漢普郡)的很多還沒有逃亡的人都前來集結到他的麾下。第二天,阿爾弗烈德的軍隊行軍到伊雷橡木(Iley Oak),然後在第三天就行軍到了愛丁頓。在那裡,在5月6日至12日之間的某天,他們和丹麥人作戰。根據傳記記載:

  “戰鬥異常慘烈,戰士們組成嚴密的盾牆抗擊異教徒全軍,進行了英勇持久的血戰……最後,他(阿爾弗烈德)贏得了勝利。他擊潰了異教徒,大肆屠殺他們,並重創了敗軍,他一路追逐丹麥人,直到敵人的據點(切本哈姆)。”

  戰勝之後,當丹麥人退守切本哈姆的時候,西撒克遜人清走了所有丹麥人可能突圍劫掠的補給點中的食物,然後牢牢圍困。兩週之後,飢餓的丹麥人乞求和平,並給予阿爾弗烈德“預備的人質和莊嚴的誓言,保證他們會馬上離開韋塞克斯王國”,就像以前那樣,但是有一個附加條件:古斯魯姆必須接受洗禮。

  這次達成的和平協定,和之前在韋勒姆和埃克塞特達成的協定不同的是,這一次阿爾弗烈德在愛丁頓贏得的勝利是決定性的,而不是暫時阻滯性的,因此,丹麥人似乎更可能遵守條約。

  阿爾弗烈德成功的首要原因,可能在於兩支軍隊的相對規模上。即使是一個郡的兵力,在戰鬥中也可能會是一支令人生畏的作戰力量,就像同一年德文郡所證明的那樣——他們在賽紐特戰役中擊敗了由安巴-拉格納森率領的軍隊。另外,在公元875年古斯魯姆失去了其它丹麥首領的支援,包括伊瓦爾和安巴。而其它丹麥軍隊在古斯托姆進犯韋塞克斯之前就已經就地定居了:他們在埃克塞特條約和切本哈姆襲擊之間的這段時間裡在東盎格利亞和麥西亞定居;還有許多人於公元876/877年在斯沃尼奇附近海域遭遇風暴身亡,120艘船失事。

  而且,內部不團結也導致了丹麥人力量瓦解,他們需要時間去重新整合。然而對韋塞克斯幸運的是,丹麥人沒有有效地利用時間進行重新整合。

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

toapp

《全戰不列顛》精華文章推薦
上手圖文指南 戰役流程視訊攻略 兵種資料圖鑑 全派系特性介紹
成就攻略 兵模修改圖文教程 MOD製作教學 愛丁頓戰役歷史背景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全軍破敵傳奇:不列顛的王座專區

相關攻略文章

最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