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壯憲想推出一款移動平臺《仙劍奇俠傳》正統續作

發佈日期

今年夏天,老牌國產單機經典《仙劍奇俠傳》又煥發了強大的生命力,正統續作、真人網路劇、手機遊戲多管齊下,讓國內“秈米”們一時應接不暇,不禁感嘆幸福來得太突然。不過其中手遊這塊卻收到了一些“微妙”的聲音,不少老玩家表示手遊與PC版本有明顯差異,比較難接受。

平心而論,“仙劍”的手遊路是開始,而絕不會結束。整個仙劍團隊對於這一品牌的手遊之路到底有著怎樣的思考?隨著移動遊戲市場的不斷變革,他們是否有產生一些新的想法?

近日,國內媒體對“仙劍之父”姚壯憲(以下簡稱“姚仙”)進行了一次深度專訪,就手遊方面的內容展開交流。在這半年多來,姚仙也接受了不少採訪,更多是關於遊戲內容本身,而在本次專訪中,他則向我們談及了一些相對更不一樣,也是更深層次的內容。

“仙劍之父”姚壯憲(資料圖)

直面現實:新老玩家的口味差異很難平衡

以大部分仙劍PC老玩家的口味,按照目前的移動網際網路硬體環境,先不說一些經典遊戲可能會遇到的“純換皮”,至少無論手遊怎麼開發,在理論上都不可能達到“完全滿意”,更不用說是“內購模式+網遊頁遊化”的風格差異了。在一些仙劍手遊的相關報導裡,我們也可以明確看到老玩家的不滿。

但假如我們站在公司經營的角度,手遊如此火熱,受到資本大量關注,且移動網際網路確實有點“大勢所趨”的意思,再聯想到國內的單機遊戲環境,如果不對手遊儘早做出佈局,恐怕也有點說不過去。對於日本、歐美不少遊戲大廠,業界有一則經典評價,意譯成中文就是:移動遊戲負責賺錢養家,PC/主機大作負責貌美如花。

不僅是公司,不少遊戲人也涉足手遊,比如FF之父阪口博信(資料圖)

在接受專訪時,姚仙坦言,新老玩家的口味差異很難平衡:“時間精力口味等差距很大,不能勉強要求做出一款同時讓老玩家和新玩家都玩的很習慣的。”

聯想到他一直強調的,無論端遊、手遊,一定不會棄掉單機,筆者推測,在姚仙的思路里,單機是仙劍的“根”,是品牌的最深延續,而手遊則更符合市場熱點,也更符合當下這個時代一些玩家的遊戲習慣,畢竟20年前的RPG,現在看來可能太“重”,很多人會“玩不動”。

“(正因為新老玩家的喜好差異很難平衡)所以我們需要多元化發展仙劍,分別推出適合不同需求的仙劍新老玩家的產品,而且不僅僅是遊戲。”姚仙對筆者表示。

“而且不僅僅是遊戲”--圖為已播出的《仙劍客棧》網劇,仙劍還打算推出電影

或是更“準確”的仙劍手遊路:

首次真正嘗試“影遊結合”

正如上圖所示,姚仙口中的“而且不僅僅是遊戲”,很明確的一個例子便是影視作品。筆者曾獲悉一則玩家資料:在仙劍手遊中,影視使用者佔據了85%的比例。也就是說,在移動遊戲領域,“仙劍”這一IP的價值構成,影視作品也佔有不少比重。

相比於主機/PC遊戲,手遊面向的玩家群體更大眾,非核心化,因此,比起傳統重核遊戲,影視使用者和手遊使用者有著更高的重合度。最新要釋出的一款仙劍手遊,是《仙劍客棧》,和過往幾款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先於近期推出了同名網劇,並在遊戲中植入一些網劇元素,如果網劇能夠熱播,再對手遊起到推廣作用。

《仙劍客棧》最早是大宇於2001年推出的一款模擬經營單機遊戲

在業內,這樣的操作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影遊結合”。筆者推測,《仙劍客棧》之所以成為“仙劍”系列在移動遊戲領域“影遊結合”的第一次嘗試,從影視和手遊兩個角度來分析,或許都和IP本身有關:

首先,電視劇雖然關注度更高,但製作成本和時間跨度更大,不如網劇靈活,而網劇本身的集數時間更短,更適合主打“微劇情”、“輕鬆歡樂”等標籤,典型案例便是《萬萬沒想到》。也就是說,相比於仙劍正統系列,當年的“小品級”遊戲《仙劍客棧》反倒更適合改編網劇,因為本身就是小段落式的劇情,歡樂為主。

相關攻略文章

最新攻略